目前分類:電影 (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Jan 06 Tue 2015 14:39
  • 置頂 公告

目前新的文章大都在另一個站台發表,

有興趣看看的朋友可在『我的連結』那看到相關資訊喔

有聯絡事宜請留言,我會儘快回覆的,謝謝^_^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KYMOVIELIST2014 copy  
2014一轉眼就成了過去,整理了一下這一年看過,還算印象深刻的電影,有些很愛,有些則是電影裡的某些點有打動到我,讓我們來看看入圍的有(大誤)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想看這部日劇,主要是因為主角是天海祐希主演,不過她似乎有被定型的狀況,演出的角色幾乎都是很man的熟齡美女設定,細部設定當然略有不同,但是大體上都脫離不了這樣的路線,自己是還蠻喜歡的,但也擔心這樣久了,也讓人覺得無趣而不想看她的演出囉。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年超級英雄的片子幾乎都佔據全球年度票房的前幾名,雖然成本驚人,但因為名氣大,電影公司總是非常樂意投資,其中驚奇漫畫算是裡頭的佼佼者,旗下知名的英雄多到眼花撩亂,光2014就有四部從這家公司出來的英雄主題電影,搶新聞的鋒頭甚至蓋過以超人,蝙蝠俠為首的dc漫畫英雄,不過比較麻煩的是旗下幾個當紅英雄被幾家公司各自佔有,所以反而後來自家想拍攝復仇者聯盟時,總會有少一咖的遺憾。

 

話說回來,近年這個風潮的帶領者,應該是從2000年上映的X戰警開始,不過此系列第三集換了導演後,票房雖不錯,但評價並不高,第二級維持的高聲勢逐漸被鋼鐵人,蜘蛛人同陣營的英雄蓋過,這段時間除了當紅角色金剛狼自己有出來拍了兩部以自身為主角的電影,隔了五年之久才又出現以X戰警為名的新續集『x戰警:第一戰』,除了金剛狼回鍋串場一下外,基於故事是講述X教授跟萬磁王年輕時的故事,所以裡頭的演員,清一色都是新的年輕演員,因為故事結構豐富細膩,又有票房不錯的回饋,總算讓這系列起死回生。

 

這一次『未來昔日』也等到了第一二集的創始導演回歸,甚至前期宣傳就預告著新舊年代的X戰警都會在本片出現,雖然很符合片名的涵意,但不免也會擔心,一次找來這麼多角色演(甚至還加了不少新英雄出場),再加上時空交錯的劇情設計,會不會讓整部片像之前第三集那樣糟糕,只是讓超級英雄輪番上陣之後就領便當之類的。

 

幸好,功力依舊的導演Singer,交出了一張還不錯的成績單。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探討人工智慧的片子很多,就科幻片來說甚至是老梗,編導總是會讓主角成為對抗萬惡的人工智慧的救世主,看久了也會覺得有點無聊,本來以為這片也會走這樣的路線,但人生總是處處有意外,沒想到這片的編導用很有趣的角度來詮釋這樣的對抗故事。

 

可惜的是,這部片在台灣算晚了一個月上映,但北美票房收入才剛過總成本的一半而已,我想出資者的心應該在淌血吧,更慘的是,北美的影評也不怎麼喜歡這片,但走出電影院的我,腦子卻不斷的回想這部片的劇情跟設計。

 

(內文可能有劇透喔~)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對這部片還蠻期待的,一來主演的是凱文科斯納,他在『傑克萊恩:詭影行動』裡頭扮演的是特務頭頭,這部片又剛好接在後頭,頗有類似連續角色的味道,當然後來知道角色設定上,兩片有很大的差異,但是看在宣傳上寫著『有絕症的退役特務在為了活命陪伴疏離很久的家人下,再度上陣殺敵』,雖有點老套但還蠻有梗的,但看完後卻有點失望。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挪亞方舟的故事,就算沒聽過,這幾年在五月天的推波助瀾下,應該或多或少都知道這個名詞,聽新聞說今年好萊塢不約而同的推出不少以宗教故事為題材的電影,挪亞方舟這片算是打頭陣的,據說也是最受爭議的電影,一來因為它具體描寫先知的形象,二來又因為有非聖經上所記載的故事橋段,所以受到抵制上演或者反對上映。

這讓我引發出更多好奇,到底這位拍過『黑天鵝』的導演,會怎樣詮釋挪亞方舟這個故事呢?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個人的喜好,歷史劇情片常常不會是我上影院的第一選擇,再者對於先前賽德克巴萊這片部分特效過於簡陋的印象,讓我有點擔心這次的視覺效果,在加上對棒球以及棒球電影沒有那麼熱愛,所以並非是首週就衝去看。

 

不過很多事情真的都是講究緣份的,先說感想是,我還蠻喜歡這部片的,就算裡頭的特效有些還是假到不行,但整體的表現明顯好很多,而且跟同期講台灣歷史的電影來比,真的好太多太多,除了呈現出一個時代的縮影外,我能深深感受到編導想要透過這部片傳遞出來的訊息。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片的行銷包裝很詭異,有誤導買票的觀眾之嫌,讓人以為是描述華特迪士尼的傳記電影,連片名都有八竿子打不著的嫌疑,也許是因為本來的主角可能名氣沒這麼大,不過電影本身則是十足十的類記錄劇情片,好看有趣,有梗又深具意義。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部電影能不能吸引觀眾入場買票,宣傳會是一個關鍵,再者預告跟行銷也會左右票房的起始命脈,如果這三者都沒有處理好,就算是內容極佳的電影,也難逃無米之炊的惡夢,只能祈禱後續的口碑能造成如海角七號般的奇蹟吧(看來好像沒有,倒)。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生這個角色似乎是很多電視劇的最愛,就連日劇也不例外,這幾年甚至有覺得醫療相關的內容,大概佔了快三分之一以上,甚至快可以跟推理偵探劇的份量一比高下了,當然也有可能看得太少,以至於有這樣的錯覺。

 

而由米倉涼子主演的DOCTOR X(台譯派遣女醫),算是今年(2013)堪稱第二夯的非晨間連續劇的日劇囉,而且米倉連續兩次對上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都穩穩站上第一位,可見不單單只是演員熱門而已,故事內容以及整體表現也讓觀眾無法轉台囉。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大片不少,但讓我印象深刻的,甚至可以說是超級意外的卻是這部『地心引力』,這部片感覺很神祕,直到快上映的兩三個月才開始放出一些消息(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特別注意吧XD),記得那時第一次看到預告時,除了覺得視覺效果很吸睛外,特別好奇導演用什麼手法來說這個故事,上映後看完一整個無法忘懷,雖然幾乎都是一個人的演出,但好看到就算說會看到忘記呼吸也不過分啊!

 

上映的時候知道有蠻多版本的,為了嘗鮮,直接殺去買4dx的票來體驗看看,買票的當下真的覺得超貴的,而且因為這套播放系統很新,還沒有開始有優惠,就連花旗卡也沒輒(折),只好含淚給他買下去囉。


但,真的很慶幸自己有花錢,因為太值得了!

 

(以下可能有爆雷)


 

先來說劇情吧,其實劇情真的超級簡單,一個女科學家在太空遭逢意外,幸運的躲過一連串危機後,終於逃生成功,然後就沒了。有聽幾個朋友說感覺很無聊,覺得沒有什麼大轉折,全片大多也都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所以看完都說還好。

 

自己當然覺得他們得到這樣的想法是有些可惜的,有可能是因為期待跟實際看到的有落差,也許希望來一個超大逆轉,或者是有什麼特別的科技救援的橋段之類的,甚至還可以遇到其他太空人一起回來,或者是再來一個灑狗血的天人交戰。我想,如果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來看這部片的話,基本上肯定不會有好評語。

 

因為這部片基本上比較偏重於現實考量,科技部分是以目前的太空科技來構思並且延伸的科幻片,所以不會看到優美輕便,抄多酷炫的太空衣和太空技術,太空艙或者飛行器設計也不是那種簡潔時尚的風格,但也還好不是那樣的風格,不然依照片中的設定,女主角肯定活不下來啊(笑),總而言之,雖然是科幻片,但基本上沒有過多華麗的包裝囉,再來則是這片簡直可以說是太空版的浩劫餘生,或者是太空版的少年pi奇幻漂流(但少了很多奇幻成分吧),所以角色的演技很重要,不然就會淪為讓人打瞌睡的片子,但習慣多人對罵開打衝突的電影的人,這片就有點悶啦。

 

其實這部片除了珊卓大姊和喬治大叔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環境的戲份了,如果你把太空跟他們遭遇到的環境當做角色的話,這部戲可就非常熱鬧了,從安靜無聲的俯瞰地球,到介紹珊卓跟喬治的個性背景(珊卓忙著修理,喬治開著推進器繞圈圈講笑話),接著宛如飛彈般的碎片登場襲擊,珊卓大姊被甩到無邊無際的太空中,完全無法自我停止的無限旋轉,跟無人回應的通訊裝置,就像是活生生的處在惡夢之中,然後又得靠著許多從未試過的方式,一面抵抗地心引力,一面又需要往地球靠近來求生,這劇情可是滿到爆漿啊,怎麼會無聊哩?

 

很有寓意的畫面

大概最無聊的地方,就是是一開場修理通訊設備那一段,不過編導可是很高明的透過幾段互動跟對白,就把四個人的個性背景交代出來了,沒錯,除了有珊卓大姊跟喬治大叔之外,其實還有休士頓大叔跟研究生小伙子,珊卓一開始感覺很冷酷,不太想接近人,對於別人的關心也是用很冷的方式回應,喬治則像是看透人世百態的大哥哥,一面隨時看顧著眾人的狀態,一面又悠遊在太空中享受難得的漂浮,小伙子則像是剛拿到新玩具的大孩子,除了興奮還是興奮,至於休士頓大則是很盡責的關注在每一個細節,確保事情都有按照進度在執行,直到災難開始發生之後,每個人都開始變了。

 

冷酷的史東(珊卓布拉克飾演),是一開始給觀眾的印象,看似冷靜其實都是刻意壓抑的結果,災難爆發後,她被甩離太空,一連串的無預警事件,讓她徹底失去了控制情緒的能力,而在透過麥特(喬治克隆尼)的引導下,則是慢慢的卸下心防,雖然說慢慢,但實際上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讓他們多相處,因為循環在太空中飛射的碎片像是定時到來的炸彈,在每次迎來這些訪客時,這兩個存活在太空與地球之間的人只能祈求自己的生命不要跟隨而去吧。

 

然而,命運的瞬息萬變,就像是開頭的碎片災難一樣,麥特也是在無預警的狀況下就離開了史東,如果這片主角換成是麥特的話,我其實很好奇,在即將面對的人生終點,這麼樂天知命的麥特,會是用怎樣的心態去處理呢?而史東雖然跟麥特相處不久,但卻似乎就一點一滴的被麥特影響,甚至像是被麥特附身一樣,做著類似麥特的事情(持續對地面控制中心傳送目前狀態跟舉動),然後被迫的,努力的逃命,努力的逃離她本來以為可以安心的地方,努力的逃回那個她本來很不想待的地方。

 

能活下來,真的太強了

像是一趟尋回自我的旅行,也像是一趟重生之旅,史東在被拋出外太空之際,舊的她已經死了,之後被麥特救回的,是一個全然無知的新生兒,然後一點一點的,從外而內的被麥特喚醒沈睡的記憶,所以就算他們在中後段已然相隔千里,卻也好像就在彼此身邊,尤其是那段發現逃生艙沒有動力而放棄求生的橋段,意外出現的麥特,像是守護天使般的再次指引,讓史東點燃活下去的希望,最後史東總算能放下壓抑在心中的石頭,帶著麥特口吻般的回到地球上。

 

而後段安排逃生艙落入水中,彷彿帶著有如嬰兒從羊水中脫出娘胎的寓意般,看著史東掙扎而努力的浮出水面,趴在地上,顫抖疲憊的身體,雙眼卻是清澈透亮的,抵抗又愛又恨的地心引力,滿身泥濘的站了起來,重獲新生的史東,不若開場時那樣的閉鎖嚴肅與無神,看著遠方露出開朗的笑容,一步一步走上人生的路程,實在是充滿光明的結局啊。

 

總覺得導演把這部片拍得很美,很有詩意,而且十分的講究對稱,一個失去活下去意義的人,卻因為這樣,重新又活了過來,而且是用這樣奇特的人生經驗,雖然整個史東逃難的過程也許只有接近電影的長度,不過我想身在其中時,應該每分每秒都足以像是永恆般的記憶深刻吧!

 

演員全都要靠導演跟想像力來演出啊~

值得一提的是,上映這片時,除了2d,3d,跟imax3d外,也有針對此影片設計的4dx觀影效果(目前僅台北的一家戲院有),個人覺得這片如果沒看4dx真的太可惜啦,國賓戲院雖也有類似的動態觀影效果,但4dx系統的效果真的好上很多,對感官的刺激也很大,除了可以營造出漂浮感的椅子外,還可以有噴氣,撞擊模擬的感受體驗,配合上電影裡時而漂浮時而處在碎裂撞擊的狀態,整個就超有感的啊,而且這種觀影體驗在電影下檔之後就看不到囉,除非真的超有財力的把整套系統都搬回家裡吧,當然這類動態效果體驗的設計,取決於該設計公司跟電影的配合設計,不然其實也很容易流於形式,就好像這幾年一窩蜂的3d電影,雖然美其名是3d,但看起來頂多是有景深,根本沒有做到觀眾期待的真實3d效果,搞得觀眾失去對3d電影的期待跟信心,這樣真是很糟糕的結果啊,希望2014這部電影有機會重新上映,這樣就有機會好好再次欣賞4dx版的地心引力啦。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一部好萊塢拍的熱門片,有了成功的第一部之後,就會趕緊規劃續集,然後打鐵趁熱持續推出。通常一部愛情片,也許不需要太多特效,也不用太多戰鬥場面,為了吸引目光,就不需要找很多美麗的景致陪襯,或者浪漫,灑狗血,高潮迭起衝突不斷的場面來吸引觀眾的目光。

 

但是有了規則,就是會有被打破的機會,沒有太多場面,沒什麼衝突,淡淡的愛,大部分只有男女主角的對話,這樣的劇本設計,應該連投資者都沒啥興趣吧,而在十八年前的1995,就這樣蹦出了這一部片『愛在黎明破曉時 before sunrise』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久不見姗卓女王的新作品,很喜歡她表現出來的氣質,也很喜歡她在喜劇上的表演,今年盼到了她的新電影,立刻找時間去戲院捧場。

 

這片乍看之下,很像之前她拍過兩集的麻辣女王,不過細看之下倒是有很大的差異。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的開場,很甜蜜,也很生活化,可以看出兩人是如何如膠似漆的相愛,也讓後面的反差有了很明顯落差,使觀眾可以跟著女主角抱持著完全不理解的狀況,一點一滴的去融入劇情的發展,然後追著想繼續看下去,到底這五年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會變成離婚的狀態。

 


 

在沒看電影之前,我原本以為可能是類似西片『愛重來』的設計,在發生車禍之後,女主角昏迷未醒,然後男生等不下去了另結新歡,不過開場女主角的姐姐就告訴觀眾,五年前的車禍只是擦傷,不是主因,雖然可能一頭霧水,但也引發觀眾繼續看下去的理由,雖然說不是很喜歡最後結局的發展,但還蠻佩服編導的巧思,把看起來很奇怪的起點(女主角忘記五年內的事情),經過兩小時的故事表達,成功的讓觀眾(至少是我)可以相信,這個故事是可能發生的,而且在中間就陸續撲梗,比方買了好幾次蛋糕之類的,讓最後的解釋不致於有很大的轉折。

 

值得一提的,是整部電影的對白,就愛情電影而言,是非常生活化的設計,沒有出現太矯揉造作的文青對白,能讓觀看時能很快的融入劇情,不致於因為怪腔怪調的對白而出神。當然某些程度上,由於女主角並非台灣人,所以在兩人的對話中,仍有部分表現出各自出身的腔調和語法,也會讓我好奇他們是怎麼在一起的(也許可以用芋頭蕃薯配來解釋吧),但整體來說,應該在事先就有調整過,所以更能讓台灣觀眾接受吧。

 

女主角的表現算是十分戲劇化的,剛結婚時的開心愉快心情,到失憶醒來發現人事全非的迷惑,以及為了工作而成為女魔頭的冷酷,演起來應該十分過癮,但個人覺得某些部分演得有點過油,男主角的部份,張孝全雖然沒有這麼大的情緒轉折,但在收斂中隨著和女主角的互動,漸有層次增加情感的流動,尤其那場揭曉離婚主因的戲份,他從一臉擔憂,到笑著詢問,最後由微微顫抖的臉部表情,轉而出現痛哭流涕的哀傷難過,實在很難讓人不深受其感囉,這片應該可以算是他的演技成長代表作之一。至於其他的演員嘛,阿ken表現雖然有誇張,但還算可以接受的範圍,安心亞的口條似乎需要在調整,在加上台詞也有點刻意饒舌,和那個講濃厚對岸腔調的醫生一樣,會讓我出神恍惚,客串的兩位歌手基本上真的是客串,也不好評斷好不好了。

 

整部戲的前三分之二,我還蠻喜歡的,故事的節奏,有趣快樂的橋段跟難過悲傷的劇情交叉著,讓觀眾可以邊哭邊笑,真的很不錯,只是後段劇情突然急轉而下,我只能說女主角不知道哪得罪了編導,感覺真的很像是惡整,也很有台灣鄉土八點檔的味道,也許編導後面的結尾,是想要強調出當人面對親愛的人遇到這樣的狀況下,所做的決定是多麼的不容易,只是這樣一來,並沒有增加淒美的感覺,卻只是濃濃的惆悵和不舒服,至少就我個人來說,實在不覺得這樣的劇情安排是好的。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片的製作方式,是由對岸公司出資,找香港的導演,台灣的演員在台灣進行拍攝,這種合作模式應該算是首次出現的狀況,有些擔憂台灣製片環境的人,不免也有些為台灣電影的未來感到不安,如果就拍片角度來說,能完成一部片,當然能找到可用人才,拍出好作品是最重要的,就這點看來,至少對岸對於台灣目前的人才是看重的,也因為有了良好的碰撞,產生了不錯的火花,但就台灣在地的電影產業來看,的確是有可能造成會變成對岸公司控制台灣電影產業的狀況,但除非我們本身能形成良好的產業循環(拍片-->賺錢-->拍片),否則就算不願意,勢必還是得為錢低頭,畢竟電影產業是燒錢很兇的行業,姑且不論拍攝器材之類的硬體支出,協助拍攝人員的薪資就是一筆大開銷了,所以這真的很現實的事情,希望之後有越來越多在地的台灣製片公司拍出好片,帶起整個產業,就不用怕啦。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st-never-rest-small  
近年好萊塢,或者說東西方電影圈裡,能扛起票房的動作明星,要麻就是年過半百,要麻則是還需要一些時日累積人氣,人氣高的則是片酬也十分可怕的高,怕票房遇到滑鐵盧的片商想到的對策,就先找來一個不太貴,又能拉抬票房的明星,然後請來一些也具知名度的的演員來當配角,甚至很多只能算是客串,以這種方式希望吸引以演出角色為主的觀眾們,這讓我想起,香港很喜歡在過年前拍攝賀歲片,尤其是找來知名大咖來亂拼亂湊的喜劇片,當然質感有些差強人意,有的則成了日後常上電視重播,或者台詞讓人朗朗上口的喜劇經典(像是東成西就,家有喜事),不過好萊塢對這樣的拍法,除了匯聚人氣之外,有一部分也會跟劇情有關,像是浴血任務裡找來以往各種動作片明星,彼此合作奮戰又可把以往的角色當梗來用,也算另類的創作方式吧。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rtel-monstruos-sa-2-2-691  
 
其實有點忘記怪獸電力公司的故事再說些什麼,倒也不是不喜歡,只是很久沒翻,大概記得主角最後打破原本行之有年的驚嚇取電模式,勇於走出自己的路,這點很鼓勵到當時的我,所以雖然故事大體上已經模糊了,記憶卻是很深刻。
 
等待多年,終於盼到了續集,漫長的等待果然是值得的,但其實我並非一開始就對這片興致勃勃,也許因為宣傳點跟預告讓我覺得這片也許只是充滿歡樂,以眾多怪獸的YA學園片,有時候預告跟主觀真的會害到一部片(其實只是自己的偏見罷了)。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qCVoKKYkZ6YqA  
 
 
如果說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是一個會讓人有看沒有懂的故事,那麼也許可以考慮從『環太平洋』這部電影來當入門的起始電影,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一開始聽片名,還真不知道故事是在演些什麼,所以發行公司將近一年前就開始進行各種前置的宣傳,在加上各大動漫論壇以及部落客的推廣,也讓這電影透過網路的口耳相傳,漸漸有了基本的知名度。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十多年前在日本與台灣造成大轟動的動畫,不但成為一時的話題,也累積形成了一個文化現象,除了有人專門研究探討之外,相關的出版與文化影響,個人覺得可以足以媲美盧卡斯創造的星際大戰文化了。

而新世紀福音戰士也創下不少新紀錄,像是漫畫版與動畫版雖然採用相同的背景與出發點,但是兩個版本的故事走向與最後的結局卻是不太一樣的,而動畫版的導演在完成作品多年後,又自組公司以相同的題材與故事人物來製作新的劇場版電影,有趣的是,這次的新劇場版也有蠻大的變化,人物出場順序與發生的事件也多有不同,形成同一個題材出發點但每個作品都彷彿自成一個平行世界的奇特現象,雖然說這幾年重拍電影不斷,但同一個題材,同一個導演去拍出兩個版本的故事,應該也算是首例吧。依照導演的規劃,新的系列一共會有四集,這次寫的是已上映的三集觀後感。

其實一開始我是先到電影院看了第二集,然後才在家一口氣把三集看完,會這樣是一來並非這主題的粉絲,二來也沒多大的興趣,所以要不是有朋友拉我去看第二集,我可能到現在也未曾有意去追這系列。不過真的很萬幸的是我先看了第二集,如果先看第三集,應該會看到一半就從電影院走出來吧,倒也不能說3不好看,後面會說原因。

先就故事來看,簡單的說就是有群發現世紀秘密的人,決定配合這個秘密順水推舟的演出,找來一個少年和數個少女來操作巨大機器人,對抗不知從何而來,一直襲擊各大城市(主要是針對東京),稱為『使徒』的巨大怪物,第一集主要是讓很不討喜的少年主角突然接到命令去操作機器人來對抗使徒,第二集則是加入其他人一起和怪物戰鬥,不過編劇很認真的發放便當給角色們,直到男主角為了救對象而引發了第三次衝擊(白話點就是大概60%的所有生物都領便當),第三集則是第二集的14年之後,男主角從昏迷中醒來,發現很多事情改變了但自己的外貌沒有改變,在一團問號的情況下,敵人竟是昔日同伴丶又遇到能了解自己的陌生人,主角又再一次走上另一次人生和世界的衝擊。

其實如果不去深究故事背景的來龍去脈,前面兩集是很好懂的,但要是沒有先去了解一些故事背景,或者看過之前的,一定會有看沒有懂(甚至有看過的不一定可以懂),也許導演本來就希望有這樣的效果,所以片名才會出現Q這個字眼吧,只是看到最後,許多迷團未解的狀況下,又多了許多的新問題的結局,真的好想去問導演,到底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哩?

但也許就是這樣的撲朔迷離,才會讓人著迷,當看完之後,會去想,甚至去找使徒是什麼,人類補完計劃是什麼,那麼其實你已經漸漸的著了導演的道,入了這看似不真實卻有很貼切人生寓言的故事迷魂陣啦。

除了故事之外,角色個性的設定和戰鬥相關的安排,也相當有特色。以戰鬥來說,可以說是動畫版的特攝電影,戰鬥大都是在城市裡和奇形怪狀的使徒們對打,高樓大廈被打得這倒那碎是稀鬆平常的事,妙的是(也很不合理)的是,為了讓戰士可以和使徒們更順利戰鬥,以及保護城巿裡的居民(不太懂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敢住在這個城巿),防衞指揮部幾乎挖空原來的城市底層,打造出底下有巨大避難基地和指揮所,以及可以任意變動調整的地上城巿,戰士操作的巨大機器人可以隨需求出現在城巿中使徒存在的地方,連彈藥補給,武器支援都可以隨時提供,更別提到底哪來這麼多可以迅速補充的資源,還有馬上就能重建完成的建築修補工程。一開始看到可能會因為熱血激昂而不去在乎,但之後就讓我不得不說服自己,這是動畫,一切不合理都是合理的,不然真的會更融不近這故事了,哈!

人物設定的話,首推男主角碇真嗣,這角色真的有夠不討喜,不熱血也就罷了,個性陰沉又扭揑,做事平常沒有主見,遇到挫折就會窩在房間碎念為何要這様對我,唯一可以說上優點的(也可以說是可怕的地方),就是在戰鬥中只要一暴走,就幾乎是天下無敵,無人(以及使徒們)可擋,若說他是世界毀滅的原因,我想誰都會同意這點吧。

至於裡面其他的角色也各有巧妙,熱情奔放的明日香,到目前為止應該是最少台詞的女主角零,還有神秘的紅眼少年渚薰,以及對主角愛護有加的美里上尉,還有一臉陰沈,不知道肚子裡藏什麼鬼胎的男主角老爸碇源堂,這些角色基本上也都有很多過去的故事可以說,但在新劇場版中,沒興趣的觀眾可能看得一頭霧水,看過之前電視版的也許還可以拼湊出一些蛛絲馬跡,再不然就是得靠自己的想像力腦補完整個來龍去脈吧。

說到底,這系列的故事到底在說什麼?我的想法是一場尋找完美毀滅的旅程,在這趟旅程中有著很多神祕的秘密,就算你看到最後了,也都還是秘密,就跟現實的狀況一樣,永遠不會有人可以以全知的角度來看世界(以電影為例子,世界末日就是觀眾可以知道很多末日之前發生的事情),而是以角色,或者說是破碎的片段,自己去整理出自己版本的來龍去脈(例如阿湯哥主演的世界大戰,是少數以角色視點為出發來拍的電影,如果不把片頭跟片尾的旁白算進去的話),所以可能每個人看完獲得的想法都不太一樣,甚至有很大的差別。

不過雖然劇情上充滿濃厚黑暗的滅世想法,但到也時不時有著乍現的曙光,也許就是那黑暗中的光明,才會讓很多人著迷上這故事,也許就是那神祕而又不解的畫外之意,使者這個主題能持續多年而不墜,光看日本的票房,雖然是重新製作的劇場版電影,票房可是一集比一集來得高啊,相信最後的第四部,應該會吸引更多人前往觀看吧。

那第四部大體上會是怎樣的故事呢?個人猜想,應該跟數字與最後選擇的代表字(或說是符號)有關,這次選了一個樂譜上的終止符號,也有人說加上前者的冒號就會成了反覆演奏的符號,再加上數字4,我想這應該就不難猜出導演或者編劇想要表達的結局了吧,就讓我們拭目以待,迎接最燦爛也最美好的黑暗降臨吧!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活屍這個題材,似乎是人類共同有的意識,雖然說表現手法不太一樣,造型也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死人復生危害活人的型式,大體上是相同的,也許這樣的狀況是曾存在過,只是沒有真的爆發大規模的傳播吧。不過東方的活屍片(就是那個穿清朝服飾跳跳走的殭屍)在10幾年前因為拍得過放氾濫,近來鮮少看到這類型的電影作品出現,反而歐美對於活屍這點子不但十分熱愛,甚至可以說有瘋狂的著迷,光看惡靈古堡就拍了五集,電視聚集陰屍路也紅遍全球,這種持續火熱的狀況,也可算是另類的文化現象吧。

而在眾多活屍電影之中,要能吸引目光焦點,可就要看編導的功夫,不然也很容易淹沒在茫茫殭活屍片海浬,在末日之戰中,這點倒是有做到了,完全推翻以往對西洋活屍的印象,讓活屍除了跑得飛快之外(這個有些電影如『我是傳奇』中就有出現),還會迅速敏捷的~疊羅漢!如果有看預告的觀眾,應該會被那前仆後繼,密密麻麻撲天蓋地而來的活屍群的畫面所震撼到吧,這也成為這部片最讓人想看的原因之一。

故事本身大致上可以分為三段,災情發生,主角調查原因,以及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法,一開始步調緩慢,先是呈現主角的家庭環境與背景,然後當事件爆發之後,就開始迅速無比的推進,一方面讓觀眾可以感受出緊張壓迫感,另一點則是故事本身並不是在於逃難,所以點到為止,之後就是展開一連串全球冒險調查的情結,在原本的小說裡,敘述的方式是採用各國收集到的報告來陳述整個災變的前因後果,編導雖然改成以大帥哥比特為主要故事推進者,也很盡力的將小說中的情節還原到電影裡(不過因為小說我只看一半,也許等看完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對於觀眾而言,這樣的改編應該是比較好吸收,也比較能呈現刺激的感受,至於實際故事怎麼進行,就不再讓大家採地雷了。

整部片其實也充滿了三段式的味道,前期很像是災難片,中間有點混合了推理片,恐怖片與動作片的味道,跑了好幾個地點,場面也很震撼浩大,後面就突然縮小規模到接近惡靈古堡式的拍法,雖然格局不大,但是緊張敢跟幽默感各具,就活屍片來看倒是挺另類的,很難得看到這類沈重的片子,卻可以聽到觀眾哄堂大笑的樣子,讓我想起另一個活屍搞笑片的味道(活人甡吃Shaun of the Dead)。

至於說缺點嘛,當然死不了的主角是一個,不過編導在前頭也刻意的讓某個角色讓人意外,或者說是啼笑皆非的狀況下領便當,倒也是很新鮮的安排,不過整片看起來,有兩個地方是真的讓人匪夷所思,一個是飛機失事後竟然這麼靠近主角要前往的下一個目的地,也實在太過於方便了,此外片頭看起來超級神勇且無堅不摧,無處不破的活屍們,竟然在後頭這麼容易就被很普通的通道木門擋下來,我想最合理的解釋是因為都是科學家變的殭屍,所以體力不太夠(誤),整體來說,因為故事剪接得當,本身的劇情也算很順也能很清晰的表達,所以算是今年目前為止最好的殭屍動作片(?),相信進電影院觀看後的人,應該也有這樣的感覺吧。

我很喜歡裡頭一些對白,像是對大自然的陳述跟災變起因的比喻說法,把大自然的一些現象,形容的非常有趣又貼切,還有主角雖然在逃難,卻能非常處變不驚的處理事情,一邊安撫小孩的情緒,一面計算如何逃脫,另一面還可以觀察甚至計算屍變的時間,當然角色的背景設定就是讓他能因此成為這電影主角,並且活下來的關鍵(說實話,我覺得他老婆也不是省油的燈啊),似乎也在提醒我們,不管遇到多大的問題,都應該要理性冷靜的去思考面對,隨時隨地都要能準備好,才是活下去的關鍵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原著小說的作者算是活屍學的專門研究者,他出了有兩本有關活屍的書籍,一本教人怎麼遇到活屍災難發生時,怎麼活下去,另一本則是這電影的原著,兩本都寫得煞有其事,但都挺有趣的(雖然說我第二本還沒看完,這本因為寫的方式,對我來說得要耐著性子才能繼續看下去),也許現在,或者未來都沒機會真的遇到活屍橫行的災難發生,但若把活屍改成『會快速發作的傳染病』來看,其實不但具有實用價值,也能提供我們作為一種參考,至少可以如同主角GERRY那樣,保護自己也能照顧到家人,畢竟活屍也許不是真的會有,但傳染病可是貨真價實的陪伴在我們生活左右哩。

據說因為目前票房還不錯,片商決定會開拍續集,不過之前看到的報導指出,這部片因為前置作業沒準備周全就開拍,導致拍片過程狀況連連,也讓拍攝成本攀升到2億美金,甚至有些拍攝的大場面情節,這次僅用了一小部分,也許之後的續集應該會拿回來再次利用,希望下一集可以很快的拍好,讓我們可以在大螢幕上繼續被奔放的殭屍追著跑吧!

skyhu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